VEITH 2023|陆清声:一种用于主动脉弓动脉瘤及夹层腔内修复的新型装置的优势和早期临床经验
时间: 2023-11-24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54
关键词:

尽管腔内重建主动脉弓多分支的技术多种多样,弓部多分支病变的治疗仍是临床一大挑战,涉及主动脉弓部分支重建数量,是否存在变异等诸多问题。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4日,在美国纽约中心希尔顿酒店举行的国际血管与腔内血管大会(VEITH symposium)期间,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陆清声教授分享了一种用于主动脉弓动脉瘤腔内修复的新型装置的优势和早期临床经验。

1.png


新型弓上三分支重建装置介绍

陆清声教授团队开发的用于弓上三分支全腔内重建术的新型三分支胸主动脉覆膜支架,包括1个主体支架和2个分支支架。主体支架上共有1个IA外分支和2个内通道,软(Flexible)支架通过内通道用于LCCA和LSA重建(图1)。

2.jpg

图1. 新型三分支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示意图


长海医院开展的First-In-Human研究初步结果

从2022年12月到2023年8月,长海医院共使用该新型装置进行了11例全腔内主动脉弓重建术。其中动脉瘤7例,夹层4例。手术时间至少需要70分钟,平均手术时间153分钟。技术成功率100%,无死亡及活动受限。无内漏、卒中、截瘫、分支闭塞及RTAD发生。初步结果见表1。

3.jpg

表1. First-In-Human研究初步结果


典型病例分享

陆清声教授介绍了1例三分支支架治疗主动脉弓动脉瘤和夹层的典型病例的诊疗过程:


1. 主动脉弓部动脉瘤伴夹层患者,动脉瘤累及三分支动脉,夹层自主动脉弓至髂动脉。

4.gif 5.gif

2. 血管造影可见,术中建立从无名动脉到股动脉的导管通路。通过超硬导丝在弓上引入支架主体系统。拔除鞘管,向无名动脉拉入单分支支架。

6.gif  7.gif


3. 预置的4F导管建立LSA通路进入主体系统后,快速释放主体支架。

8.gif  9.gif

4. 从左颈总动脉开始,建立一条通往第一个内通道的通路。然后将软分支支架输送系统放入第一个通道,称为顺行内通道,然后将另一个软分支支架输送系统通过已经建立在LSA通路中的导丝放入第二个通道,称为逆行内通道。

10.gif  11.gif

5. 首先置入左颈总动脉分支支架,其次置入LSA分支支架。两支架在超过10 mm的通道区域重叠。

12.gif  12-1.gif

6. 术后造影显示无内漏发生,分支血管均通畅。检查脑部动脉亦未发现栓塞。

13-1.gif  13.gif

7. 术后6个月随访,无内漏。假腔均已血栓化,分支均通畅。

14.gif  15.gif


挑战性病例分享

First-In-Human研究入组的11例病例中,除常规病例,还完成了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病例。

病例1:附壁血栓

1例主动脉弓Ⅲ型动脉瘤患者,动脉瘤内有大量附壁血栓,一旦术中附壁血栓脱落,可能导致其他部位的脑梗死和栓塞。

病例1.gif  病例1-2.gif

该三分支支架系统可顺利通过主动脉弓而不影响其释放和分支位置。治疗效果良好。没有任何卒中和栓塞。

病例1-3.gif  病例1-4.gif


病例2:真腔狭窄

主动脉弓部夹层,表现为主动脉弓区域真腔狭窄。这将影响主体支架的释放和寻找分支通道。

病例2-1.png  病例2-2.png

与主体支架具有一体化的无名动脉外分支和凹陷区域,留出空间用于置管和容纳单独的分支支架。手术操作简单,效果良好。

病例2-3.gif  病例2-4.gif


病例3:解剖变异

1例主动脉弓动脉瘤患者为右位主动脉弓,新型三分支覆膜支架的应用面临挑战。

病例3-1.gif  病例3-2.gif

释放方法和正常手术相同,但方向相反,需要调整。特别是分支的走向测试了该装置适应不同解剖结构的能力和便利性。

病例3-3.gif  病例3-4.gif

从最终的血管造影结果可以看出,所有分支方向与患者的解剖结构相匹配,尤其是无名动脉,外侧成近90°角,无内漏发生。随访显示所有分支通畅,无扭曲或迂曲。无卒中或内漏。

病例3-5.gif  病例3-6.gif

病例3-7.gif

总 结

新型三分支覆膜支架不仅可用于主动脉弓部动脉瘤的腔内修复,也可用于主动脉夹层的腔内修复。一体式外分支联合内分支的独特设计使其更加稳定,避免了潜在的内漏,降低了卒中发生率。新型三分支覆膜支架特殊的支架设计和释放方法,使其能挑战一些解剖困难的病例。该装置的初步结果令人鼓舞,但仍需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评估其有效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