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OLD™ Fibered 灵动至简 敢想敢为
外周介入治疗,一种无需开刀的微创手术技术,通过影像诊断和精密仪器的辅助,医生能够在体外操作,体内治疗,由于技术安全、微创,外周介入治疗正在逐渐成为多种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弹簧圈目前广泛应用于外周血管介入栓塞手术,治疗血管系统中的异常或病变部位,包括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术后内漏、内脏动脉瘤、盆腔静脉疾病、动静脉畸形等疾病的栓塞治疗。8月29日,波士顿科学外周事业部EMBOLD™ Fibered外周机械解脱带纤维毛弹簧圈获NMP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随着EMBOLD Fibered的获批,波士顿科学作为国内目前外周栓塞领域唯一一家兼具完全可控、半可控、游离弹簧圈的企业,将为中国患者提供更多元的诊疗选择。
华南首例临床植入
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常光其教授、姚陈教授带领团队成员成功完成了一例髂动脉的腔内栓塞治疗,并在术中使用了EMBOLD™ Fibered外周机械解脱带纤维毛弹簧圈。据悉,这也是该弹簧圈在国内华南地区的首例临床植入。
EMBOLD™ Fibered 在髂动脉的腔内栓塞治疗中的应用
01.病史资料
患者:男,82岁。
主诉:左侧髂总动脉穿透性溃疡。
现病史:患者10月前因膀胱癌术后复查CT,结果提示:腹主动脉硬化,右侧髂动脉瘤扩张,左侧髂总动脉穿透性溃疡,现患者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以“左侧髂总动脉穿透性溃疡”,收入我科。
既往史:
平素身体健康状况一般,2017年因心动过缓予以植入心脏起搏器术,患有高血压20年余,否认患有糖尿病,否认患有冠心病。否认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2019年行结肠癌根治术,2024年膀胱癌电切术、术后予以化疗及免疫治疗。否认外伤、输血史,无食物过敏史,有青霉素(+)过敏史。
查体:
腹部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腹部肿块。肝肋下未触及,无叩击痛。麦氏点无压痛及反跳痛,Murphy征阴性,脾脏肋下未触及,无叩击痛,肝双肾区无明显叩击痛,腹部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未闻及血管杂音。
02.辅助检查
2024-12-28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CT提示:结肠癌术后,膀胱癌电切术后;肝多发囊肿;胰尾多发钙化灶;腹主动脉硬化,右侧髂动脉瘤状扩张,左侧髂总动脉穿透性溃疡,深度1cm;双肺多发纤维增生灶、肺气肿、多发肺大疱。
03.诊断
1、左侧髂总动脉穿透性溃疡
2、结肠癌术
3、膀胱癌术后(综合治疗后)
4、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
5、高血压
04.手术方案
左髂内动脉栓塞+左髂总动脉穿透性溃疡腔内修复术。
05.手术过程
手术过程(一)
左股动脉穿刺,置入6F鞘,鞘内造影见左髂内动脉瘤样扩张,最大直径约13mm,左髂总动脉穿透性溃疡,累及左髂内动脉开口,遂决定行左髂内动脉栓塞+左髂总动脉穿透性溃疡腔内修复术,鞘内注射肝素3000U。
手术过程(二)
栓塞左侧髂内动脉:可调弯导管结合微导管,超选进入左髂内动脉,将第一枚EMBOLD™ Fibered外周机械解脱带纤维毛弹簧圈(8mm × 20cm)推送至左侧髂内动脉病变部位远端,推出弹簧圈之后发现栓塞位置不理想,遂基于其完全可控的特性将其收回,重新调整栓塞锚定的位置,待确认位置理想后,折断近端标记点,拉出导丝。随着导丝抽出,远端互锁臂断开连接,瞬间解离。
随后重复上述操作,释放第二枚EMBOLD™ Fibered外周机械解脱带纤维毛弹簧圈(10mm × 30cm),推送丝滑,安全可靠。
造影见左髂内动脉栓塞良好。
手术过程(三)
支架释放:左侧股动脉各预置两枚ProGlide闭合器(Abbott公司),置入8F鞘管,鞘管引入0.035"超滑黑泥鳅导丝与5FCorba导管,到弓部后撤出导丝,沿导管引入0.035"Amplat导丝(Boston Scientific公司)到弓部作为支撑,撤出Cobra导管,逐级扩张左侧股动脉后转换12F鞘管(GORE公司),沿导丝送入5F pigtail导管,造影测量长度后撤出。沿该导丝送入16-12-70mm GORE EXCLUDER覆膜支架(CORE公司),支架头端平左髂总动脉开口,远端定位于左髂外动脉,按步骤释放支架后撤除释放系统。送入主动脉球囊后扩支架。
手术过程(四)
术后造影:左股动脉导丝送入5Fpigtail导管,撤出导丝后造影见左髂动脉架位置及形态良好,穿透性溃疡隔绝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