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ITH 2023 | Christopher J.Smolock:孤立性髂总动脉瘤在发展至直径4 cm前破裂风险低且无需治疗
时间: 2024-03-20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64
关键词:

微信图片_20240319172736.jpg

孤立性髂总动脉瘤(CIAA)由于其罕见性和病程发展的不确定性,对于何时以及如何治疗这些病变,在血管外科领域尚未达成共识。传统的治疗策略通常基于动脉瘤的大小和增长速度,以及破裂的风险。然而,最新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表明孤立性CIAA在较小尺寸时破裂的可能性极低。

美国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4~18日,在第50届国际血管与腔内血管大会(VEITH 2023)上,来自美国Mount Sinai Queens Mount Sinai Health System的Christopher J. Smolock医学博士介绍了其团队发表在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上的一项研究,研究旨在确定CIAA的自然病程和生长速率,以便为监测方案和选择性修复的适应大小提供依据[1]。

微信图片_20240320100500.jpg

研究背景

CIAA是血管外科中较为罕见的病变,约占所有腹主动脉-髂动脉瘤的7%,大约1/3的CIAA同时影响双侧髂总动脉。CIAA通常定义为与正常血管直径相比局部永久性扩张至少50%的髂总动脉。多数CIAA与腹主动脉瘤(AAA)共存,但关于孤立性CIAA的自然病程和生长速率的数据相对缺乏。有关孤立性CIAA的生长速率,已有的文献报道称其每年增长约1~4 mm。目前针对破裂与尺寸关系的数据主要来自病例系列研究,大多数报道的破裂案例涉及的动脉瘤直径大于5 cm,小于4 cm的动脉瘤破裂情况在文献中被报道罕见。

因此,目前对于孤立性CIAA的最佳监测方案和选择性修复的尺寸标准尚无明确共识。欧洲血管外科学会(ESVS)建议对2.00~2.9 cm的髂总动脉瘤每3年进行一次随访,而对≥3 cm的动脉瘤进行年度随访,但这些建议主要是基于AAA的监测数据推断而来。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评估孤立性CIAA的生长速率和自然病程,以期为临床监测和治疗决策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研究方法

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08年1月1日~2020年2月29日期间在单中心确诊的>2 cm的孤立性CIAA。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并发症情况和CIAA手术详细信息。

CIAA定义:在这项研究中,孤立性CIAA被定义为直径≥2 cm的动脉瘤。

评估方法:CIAA的生长情况通过超声(US)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进行评估。
研究结果

1、患者信息和手术信息:

研究共纳入单中心167例患者的244个孤立性CIAA,患者94%为男性,检测出CIAA时的平均年龄为68.1岁。69%通过超声检查识别出,CIAA的平均直径为2.3 cm。11.4%的患者进行了CIAA的手术修复,平均直径为3.30 cm。大多数修复通过腔内方法进行(73.7%)。没有发现有症状或破裂的孤立性CIAA。在孤立性CIAA中,有10.6%(26例)主动脉直径扩张至少达到了3 cm,导致了AAA的形成。从CIAA诊断到修复的平均时间为65.7个月。

2、孤立性CIAA生长速率:

总体CIAA生长速率为0.4 mm/年。基于CIAA尺寸的亚组分析显示:

(1)直径在2.0~2.49 cm的CIAA年生长速率为0.22 mm/年。
(2)直径在2.5~2.99 cm的CIAA年生长速率为0.3 mm/年。
(3)直径大于或等于3 cm的CIAA年生长速率为0.5 mm/年。

3、监测频率建议:

(1)对于直径在2.0~2.49 cm的孤立性CIAA,建议每3年进行一次监测。
(2)对于直径在2.5~2.99 cm的孤立性CIAA,建议每2年进行一次监测。
(3)对于直径大于或等于3 cm的孤立性CIAA,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监测。

微信图片_20240320100506.jpg


总 结

CIAA通常生长缓慢,且当其直径小于3.5 cm时,破裂风险极低。即便动脉瘤的直径达到4 cm,破裂的情况也相对罕见。基于本文研究,建议在CIAA的直径超过3.5 cm时,才开始考虑进行修复手术。医生应依据CIAA的具体大小来制定相应的监测计划,以便于及时检测到任何可能的变化或并发症,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治疗和护理。

参考文献

[1] Steenberge SP, Caputo FJ, Rowse JW, Lyden SP, Quatromoni JG, Kirksey L, Smolock CJ. Natural history and growth rates of isolated common iliac artery aneurysms. J Vasc Surg. 2022 Aug;76(2):461-465.


转载自《门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