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ITH 2023|原发性静脉曲张增加DVT的风险
时间: 2024-03-11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03
关键词:

640.jpg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严重的医学问题,不仅影响患者的健康,还对社会和经济造成负担。多种因素如手术、创伤、年龄增长、心肺功能不佳、长时间不动、中心静脉导管使用、激素治疗、凝血障碍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可能增加DVT的风险。静脉曲张,作为原发性慢性静脉疾病(PCVD)的一种形式,也与DVT的风险增加有关。静脉反流是PCVD的核心病理特征,尽管现代超声技术能够检测这一现象,但由于缺乏常规筛查,静脉反流与DVT发病率之间的确切联系尚未明确。美国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4~18日,在第50届国际血管与腔内血管大会(VEITH 2023)上,匹兹堡大学医疗中心Maxim Shaydakov医学博士介绍的一项研究调查了首次急性DVT患者与症状性对照组患者相比,存在静脉反流的情况,旨在确定静脉反流是否与DVT的发生有关。

640.png

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嵌套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疑似DVT的门诊患者进行了全面的双侧静脉超声检查,以确定DVT的存在以及浅表和深静脉瓣膜反流的情况。研究组由87名经超声检查确认为急性首次DVT的患者组成。对照组则从同一队列中随机选取,与研究组按年龄和性别以4:1的比例匹配,共348名患者。所有患者在接受初次诊断时都进行了标准的急性DVT双重超声检查。
研究中对“病理性反流”的定义基于一系列详细的评估标准和方法,由注册血管技术员(RVT)执行。评估时,受试者被置于半坐位,腿部抬高30~45°,以模拟静脉血液回流的自然状态。在这种体位下,通过中腿压缩技术,评估者会监测血液在静脉系统中的流动情况。如果血液在静脉瓣膜关闭后仍然逆流超过0.5秒即被认定为病理性反流。研究中特别关注了三个深静脉段(股静脉、股浅静脉、腘静脉)和六个浅静脉段(大隐静脉的大腿、膝、小腿部分,小隐静脉,以及隐股静脉连接处)。研究中排除了非大隐静脉的反流数据。

收集了研究组和对照组的静脉反流数据,并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方法包括单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二元逻辑回归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的计算。

640 (2).png

研究结果

1. 患者特征和病变特征:研究组由44名男性(51%)和43名女性(49%)组成,平均年龄为62.5岁,标准差为15.3岁。DVT影响了40名患者的右腿(46%),38名患者的左腿(44%),以及9名患者的双腿(10%)。对照组由177名男性(50%)和171名女性(49%)组成,平均年龄为62.4岁,标准差为15.1岁。临床症状和体征,如腿部肿胀、疼痛、触痛或皮肤变色,在右腿出现在104名患者(29.9%)中,在左腿出现在147名患者(42%)中,以及在97名患者(28%)的双腿中。

2. 深静脉反流:无论是在受影响/有症状的腿还是未受影响/无症状的腿,DVT组中深静脉反流的发生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在未受影响/无症状的腿中,这种差异更为显著。同时,与对照组相比,DVT组在股总静脉、股静脉和腘静脉等多个深静脉反流位置的发生率都显著更高。这可能意味着深静脉反流是DVT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

微信图片_20240311142341.png


微信图片_20240311142350.png

3. 浅静脉反流:无论是在受影响/有症状的腿还是未受影响/无症状的腿,DVT组中浅静脉反流的发生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在DVT组中,隐股静脉连接处、大隐静脉大腿段、大隐静脉小腿段和小隐静脉等几乎所有列出的浅静脉部位反流的发生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这可能意味着浅静脉反流是DVT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

微信图片_20240311142356.png

微信图片_20240311142402.png

4. 在静脉任何节段的反流:在DVT患者中,静脉反流具有普遍性,其与DVT之间有强烈关联。在DVT组中,有65.5%的患者出现了至少一个静脉段的反流,而对照组中这一比例为29.0%。DVT组患者出现任何静脉段反流的可能性是对照组的4.65倍,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微信图片_20240311142409.png

总 结

原发性静脉反流在DVT患者中的普遍性显著高于预期。这些发现强调了在DVT的评估和管理中,应考虑患者的PCVD状况。研究结果支持将瓣膜反流视为DVT的一个潜在风险因素,并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对有症状的DVT患者进行更细致的静脉功能评估。

参考文献

[1] Shaydakov ME, Comerota AJ, Lurie F. Primary venous insufficiency increases risk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J Vasc Surg Venous Lymphat Disord. 2016 Apr;4(2):161-6.

转载自《门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