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2021-2023
2021-2023血管年度峰会STAR于2023年1月6日~7日在北京顺利召开。1月7日,大会主席——北京医院李拥军教授对STAR线下会议重启发出肺腑之言,分享这一路走来的真切感悟,并对当今年轻人应该如何面对未来给予殷切教诲,下面让我们一起聆听李教授的心声。
关于重逢 – 喜悦与反思共存
过去的三年很不容易,我们克服了很多困难,攻克了很多难题。现在有机会从线上重回线下,是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情。我感觉非常开心,就像我们现在能够面对面地交流,能够感受到彼此的温度、呼吸,以及握手的力度一样。我也能从大家的肢体语言,从眼神、体征变化捕捉到非常多的信息,这种交流和隔着屏幕的交流感受完全不一样,更是线上交流所不能比拟和替代的。这是一种更加亲切的体验,这种交流更加充分,过程也更加令人愉悦。
但在激动之余,我还有一些别的反思,关于这三年中线上交流带来的优势反思。第一,线上的交流让我们的工作效率提升了,这就是“互联网+”为传统行业所带来的正面影响,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效率和知识传播速率上的大幅度提升。从刚刚在STAR峰会上发布的科研文章数据能够看出来,衡量科研成果的指标,比如SCI的分数、论文的数量较往年都有非常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这两年。
第二,因为疫情导致的临床实际工作或者是相互走动之间的减少,我们整个节奏变慢了,变慢了之后,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问题,这也非常重要。与此同时,在奔跑过程中,也让我们停下来思考前方的路、前方的方向,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感悟。
关于未来 – 书写创新,路在脚下
关于未来,没有人知道会发生什么。不同人对未来有不同的解读,一位同道说“未来是一种紧迫感”。但是我更喜欢另一句话:“Future is to be written”,未来等待你去书写。
每当回想这个问题,我都会想起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郭伟教授,他主攻的主动脉领域,从升主动脉弓到髂动脉的分支治疗都非常成功,为血管外科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是引领潮流和方向的巨大成就。
对于未来发展,我想说“surprise me”,只有“surprise me”才有可能是真正的创新,才有可能是真正的探索,从而起到推进作用,在历史上留名和留声。我也将不断思考和实践,希望做出能够引领未来的成果。
专 家 简 介
李 拥 军
北京医院 血管外科 教授,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导师
从事血管外科诊断和治疗工作,能熟练的进行外科开放和腔内介入治疗。致力于血管外科的基础研究,治疗性血管生成,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委
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
美国血管外科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