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畅教授团队:CUFF支架近端开窗治疗短瘤颈腹主动脉瘤的病例分享
时间: 2023-12-18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297
关键词:

一、病例情况

性别:男性

年龄:60岁

主诉:体检发现腹主动脉瘤1个月

既往史:高血压、糖耐量异常、高脂血症、冠心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脉支架植入术

术前诊断:1.腹主动脉瘤、2.降主动脉溃疡、3.主动脉粥样硬化、4.左颈内动脉狭窄、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6.高血压3级(极高危)、7.高脂血症、8.糖耐量异常、9.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10.冠状动脉支架术后、11.肾结石

二、术前影像

术前CTA提示:腹主动脉远段双肾开口水平以远瘤样扩张,最大截面内径62×59mm,累及范围约89mm,伴附壁血栓形成。

1.png

术前3D三维重建显示:瘤颈极短。

2.png

3.png

三、手术过程

游离双侧股动脉,腹主动脉造影显示腹主动脉瘤;

4.png

经左侧股动脉植入主体支架美敦力28-16-145mm;

5.png

经右侧股动脉选入主体支架,导入右侧髂支美敦力16-13-120mm;

6.png

经左侧股动脉接左侧髂支美敦力16-20-120mm;

7.png

造影显示Ⅰ型内漏,遂对近端进行球囊扩张;

8.png

再次造影,仍显示内漏,继续球囊扩张;

9.png

并对双侧髂支逐级进行球囊扩张,再次造影,仍存在内漏;

10.png

11.png

遂选用CUFF支架美敦力28-28-45mm近端进行开窗改造,右肾动脉侧开槽约6mm;体外开窗完毕后,回收支架至鞘管内;

12.png 13.png

14.png 15.png

将开窗窗口对准右肾动脉,定位释放;

16.png

最后造影显示内漏消失。

17.png

四、术后复查

术后主动脉CTA显示主动脉支架形态通畅,贴壁良好,未见内漏,术后3D三维重建也未见内漏。

18.png

19.png

专家介绍

20.png

舒畅  教授

国家一级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外科学博士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血管外科中心主任

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委及血管外科质控专家组组长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血管外科博士后,博士生(后)导师。

兼任中南大学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大血管疾病外科及微创、介入诊疗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

国家重点临床专科(普通外科),国家卫生计生委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学科带头人,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耶鲁大学医学院、纽约大学西奈山医学中心、美国西雅图圣克莱尔医院、香港大学医学院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兼任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委及血管外科质控专家组组长、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美国血管外科学会(Society of Vascular Surgery,SVS)国际委员、国际静脉联盟中国分会副会长、国际血管联盟前任副主席(2012-2014)、外周动脉疾病PAD泛大西洋协作组(TASC)标准委员会委员、阿根廷心血管外科学会荣誉国际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临床试验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中国普通外科杂志》、《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副主编,《Annuals of Vascular Surgery》、《Journal of Endovascular Therapy》、《中华外科杂志》、《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国际老年病学杂志》等期刊编委。

擅长主动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的诊治,主刀主动脉疾病介入微创手术五千余台,率先在国际和国内开展一系列前沿技术和医疗器械创新转化:在国际上报道“烟囱”技术微创治疗主动脉弓部夹层的中国专家;主刀世界首例妊高征、马凡综合症合并主动脉夹层的支架植入术,全国第一例艾滋病患者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手术,全国第一例主动脉弓部开窗性支架腔内治疗弓部破口的疑难主动脉夹层,中南五省第一例下腔静脉滤网植入术。成功地救治了主动脉夹层合并严重并发症、腹主动脉瘤破裂、髂动脉瘤破裂、颈动脉外伤性断裂等生命垂危的患者,成功地开展了巨大的颈动脉体瘤、下腔静脉畸形等高难度的手术。研发的裙边支架等医疗器械已获批国家创新医疗器械。受邀前往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200余家医院会诊手术。在海外三大洲18国主刀实施主动脉微创和开放手术170余例,牵头研发多款主动脉微创器械。从业34年主攻主动脉危急重症的诊疗,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和中国医师奖及卫健委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以第一完成人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及北京市和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99篇,其中SCI论文144篇,授权专利13项。

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回国人员科技基金、教育部博士点科研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各一项,获国家发明专利三项。

获国际血管联盟大会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医学科技奖等科技成果类奖项10余项。获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中国医师奖,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杰出教授”,首届“湘雅名医”,入选首批全国名医百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