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纪春教授团队:腹膜后肿瘤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预后
时间: 2023-12-15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218
关键词:

1.png

2.png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赵纪春教授团队于2023年8月在国际外科权威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发表文章“Incidence, risk factors, and outcomes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ery for retroperitoneal tumors: a propensity-matched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马玉奎教授指出,该项回顾性队列研究首次阐述了腹膜后肿瘤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腹膜后肿瘤是相对罕见疾病,目前有关腹膜后肿瘤术后血栓的研究较少,作者选题较为新颖,这为临床工作中指导腹膜后肿瘤术后血栓预防治疗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研究团队介绍,腹膜后肿瘤占全身肿瘤的 0.5%以下,多为软组织肿瘤,病理类型复杂,种类繁多,病源分布广泛,涉及到的临床科室较多,目前对腹膜后肿瘤最有效的治疗是手术切除。血栓栓塞是一种常见的术后并发症,目前有关腹盆腔外科手术后血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胰腺、肝胆、胃、结肠、妇科、泌尿科等肿瘤相关手术上,但有关腹膜后肿瘤患者术后血栓栓塞的治疗及预后目前仍缺乏证据,因此本研究的选题很有意义。

01丨背景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一种常见的术后并发症;然而,腹膜后肿瘤患者术后VTE的发生率和风险分层尚不清楚。作者旨在量化腹膜后肿瘤手术患者VTE的发生率,确定风险因素,并确定VTE的预后。

02丨方法

研究团队回顾了2015年至2020年间接受腹膜后肿瘤手术的患者(VTE和非VTE)的特征、围手术期预后和总生存率(OS)。

方法包含以下几点:

1、病人的选择

本研究在中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研究团队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该数据库包含所有诊断为腹膜后肿瘤患者的详细临床、人口统计学、分期、治疗、病理学和随访信息。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或复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发生于腹膜后的肿瘤均被纳入研究,除了下列肿瘤外:癌(原发性或转移性)、炎性肿瘤、淋巴瘤以及起源于肠道或肠系膜、肾脏、肾上腺、胰腺、前列腺、卵巢和子宫的肿瘤。

2、数据收集和定义

根据医疗记录使用以下参数:年龄、性别、合并症、复发、组织学、辅助治疗、边缘状态、是否存在器官切除/血管切除、输血量和手术时间。

团队还收集了术后结果指标的数据,如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3级的事件)和术后死亡率(手术切除后30日内的死亡)。对接受手术的腹膜后肿瘤患者进行定期术后监测。初次手术后,第1年每3个月进行1次体格检查和血清测定,之后每6个月进行1次。术后每6~12个月进行腹部增强ct检查。总生存期(OS)是从初次手术日期至任何原因死亡日期。

3、统计分析

根据是否发生VTE将患者分为VTE组和非VTE组。描述性统计量报告为连续变量的中位数(IQR)和分类变量的绝对数(百分比)。

为了进一步评估组间基线差异,研究还进行了倾向性匹配。

03丨结果

在1223例腹膜后肿瘤手术患者中,2.1%患有VTE。在年龄、复发、肉瘤、器官切除、血管切除和手术时间方面,不同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年龄、复发和血管切除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在30天全因死亡率和主要并发症方面未观察到组间差异。非VTE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分别比VTE患者短,VTE患者OS较低。

04丨结论

年龄、复发和血管切除与VTE呈正相关,而VTE与低OS相关。

05丨介绍

腹膜后肿瘤患者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很常见。

年龄、复发和血管切除与VTE相关。

VTE与较差的长期生存率相关。

VTE不太可能导致死亡率增加。

06丨小结

对于腹盆腔癌症手术,报道的术后静脉血栓栓塞总发生率为2.8%,而非腹部盆腔癌手术的总发生率为1.9%。在此背景下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胰腺、肝胆、胃、结肠、妇科和泌尿外科癌症手术;然而,之前没有研究特别强调腹膜后肿瘤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腹膜后肿瘤手术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率,并确定这些患者的危险因素。研究还比较了有静脉血栓栓塞和无静脉血栓栓塞患者的短期预后和长期生存的相对风险。

总之,对于接受手术且出院后风险仍较高的腹膜后肿瘤患者,VTE是一种常见并发症。术后VTE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复发和术中是否行血管切除。VTE与较差的总生存期相关,但不太可能导致死亡率增加。需要对血栓预防的作用进行进一步研究。

作者介绍

3.png

赵纪春

现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中心主任,血管外科主任。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学术任职:中国老年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周围血管疾病管理分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血管外科器械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腹膜后与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糖尿病足分会副主任委员,IUA-CC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副主席, 亚太血管学术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专业委员会主动脉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家工作组专家,国际静脉学联盟中国静脉学会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海峡两岸交流协会血管外科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委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副会长,四川省血管外科学组组长,《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副主编,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副主编,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Medline)编委,《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等多家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审稿专家。美国血管外科(SVS)学会国际委员。学术成果:在血管外科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获得国家、教育部、四川省科研项目和华西医院新技术基金资助,作为主研人获四川省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近年先后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国际SCI收录杂志7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