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光其教授团队:1例DAART治疗股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时间: 2023-12-14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55
关键词:

1.png

随着支架成形术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问题逐渐凸显。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处理ISR问题已避无可避。2023年7月13~16日,在第十六届中国南方血管大会(SEC 2023)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常光其教授团队分享了1例DAART治疗股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病例的手术。

病例分析

病例资料(男性,62岁)

主诉: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术后2年,间歇性跛行2月。

既往史:高血压10余年、房颤2年、10月前中风致左上肢偏瘫,否认糖尿病;3年前曾行“左下肢髂股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1年余曾行“左股浅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

个人史:吸烟30多年,每天约1包,不饮酒。

体查:双足皮温凉,双侧股动脉搏动(+),右侧腘动脉、足背动脉搏动均减弱,左侧腘动脉、足背动脉搏动未扪及。

ABI:0.59(左),0.95(右);

诊断:1、左下肢动脉支架内再狭窄;2、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3、高血压(很高危);4、心房颤动;5、脑梗死。

CTA:1、左侧股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改变,管腔中-重度狭窄,管腔内显示欠清,不能除外闭塞;2、右侧胫后动脉近段管腔局限性轻度狭窄,右侧胫前动脉近段不完全闭塞,以远段间断性重度狭窄,较前相仿;3、右侧髂内动脉闭塞。

 2.png

手术方案:局麻下,行左股浅动脉支架闭塞斑块旋切术+覆膜支架植入术+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下肢动脉药涂球囊扩张成形术。

手术过程

手术过程(一):右侧股动脉入路,翻山至左髂总动脉造影显示左髂总支架形态良好,血流通畅,左髂动脉、髂外、股总、股深动脉通畅。转换8F翻山鞘,导丝导管下行至股浅动脉造影可见左股浅动脉近端重度狭窄,支架内完全闭塞,腘动脉通畅,显影延迟。

3.jpg

手术过程(二):Command-18导丝配合4F MP导管,真腔内通过支架闭塞段至股浅动脉下段;造影可见腘动脉、胫前动脉、腓动脉血流通畅,胫后动脉全程闭塞。导入2×200 mm Armada球囊开通股浅动脉及支架内闭塞段。

4.jpg

手术过程(三):在远端腘动脉置入Spider保护伞,引入TurboHawk外周斑块切除系统,自股浅动脉起始段开始分段旋切狭窄闭塞段动脉内膜及斑块至髌骨水平,切出大量血管内膜斑块。

5.jpg

手术过程(四):再次旋切时,旋切系统切割并缠绕支架,造成支架断裂变形。

6.jpg

手术过程(五):造影显示股浅动脉上段及支架近端残余中重度狭窄,显影缓慢,支架中远段未见显影。撤除Spider保护伞,可见保护伞内拦截脱落斑块。

7.jpg

手术过程(六):引入4×200 mm Armada球囊对股浅动脉狭窄闭塞段进行扩张。

8.jpg

手术过程(七):植入5×150 mm Viabhan支架覆盖原支架断裂处,随后使用4×200 mm Armada球囊后扩;使用5×220 mm Reewarm DCB扩张股浅动脉开口至股浅动脉支架上段。

9.jpg

手术过程(八):造影显示股浅动脉、腘动脉显影缓慢,胫前动脉血流通畅,腓动脉开口以远均未显影,考虑腓动脉栓塞。

10.jpg

手术过程(九):使用2×200 mm Armada球囊和2.5×40 mm Pacific球囊扩张腓动脉。

11.jpg

手术过程(十):股浅、腘动脉血流、胫前动脉、腓动脉血流通畅,流速增快,足底血流灌注明显改善。

12.jpg

术后予以抗血小板、抗凝及扩血管等治疗。患者诉左下肢疼痛、发凉、麻木缓解,可下地活动,运动功能明显改善,疼痛缓解。ABI显著改善,左侧提高至0.88。

术后2天出院,出院带药:拜瑞妥片,2.5 mg BID;拜阿司匹灵肠溶片,0.1 g QD;贝前列腺素片,40 ug BID;立普妥片,20 mg QN。

总  结

DAART技术创伤更小、能够改善DCB在钙化病变中的治疗效果,符合“Leaving Nothing Behind”的治疗理念。DAART在复杂股腘动脉病变中的治疗疗效已被RCT研究所证实。本病例的成功表明了DAART在ISR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文章来源:《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