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ITH 2023 | 中国专家精彩观点集萃
时间: 2023-11-29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62
关键词:

1.png

国际血管与腔内血管大会(VEITH symposium)是全球最具权威、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血管外科学术盛会之一。每年VEITH symposium大会都有数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血管外科、介入放射科、介入心脏外科和其他血管外科领域的顶级专家出席。这里汇聚了来自全球的各项研究数据更新,极具开拓性、前瞻性和争议性的话题探讨,极具应用价值的临床技术分享,最新、最前沿的医疗器具和技术探索,世界级权威血管外科大咖专家面对面的交流机会等等。

第50届血管和血管内问题年度研讨会(VEITH 2023)会议,于2023年11月14-18日在美国纽约中心希尔顿酒店举行,我国血管外科同道积极参会并带来了精彩的演讲。在此,小编也将国内专家在大会中对于一些热点话题的想法和见解进行了整理,精彩不容错过,欢迎大家阅读。

Valiant Captivia在TEVAR中的“优化密封”优势

2.png

舒 畅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在临床上,主动脉弓部解剖形态千变万化,是主动脉弓部的腔内修复术(TEVAR)中面临巨大挑战的根本原因,主动脉弓密封不良会增加TEVAR手术失败的风险。如果术中存在支架密封不充分的情况,可导致包括Ⅰa型内漏、鸟嘴现象等需要再次干预的并发症。因此,如何从解剖形态学和流体力学两方面适应不同类型的主动脉弓部,是各支架厂商亟须解决的难题。Valiant Captivia支架因其独特的设计特点,在TEVAR中具有“优化密封”的优势:

1、其独特的8峰力学设计,相较于其他仅有4/6峰的支架,在与主动脉弓近端动脉壁的贴附上具有较大优势,可有效避免内漏和鸟嘴等情况发生。

2、后释放技术对精准定位有重要意义。由于主动脉弓部解剖形态结构多种多样,支架采取前释放非常容易产生位置偏差,后续需要进行进一步调整对位,不仅影响释放准确性,也增加并发症风险。后释放技术更有利于精准定位和释放,支架与主动脉贴合更好。

3、主动脉弓部血流速度大,血压高,支架易发生移位。Valiant Captivia材质为极富弹性的镍钛合金,近端支撑环,提供主动径向支撑力,同时一直保持与主动脉壁的紧密贴合,保证了持久的锚定和密封,由此带来了卓越的稳定性和贴壁性。支架释放后,无后顾之忧。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因为主动脉弓解剖结构复杂,仍然存在较高的内漏和移位等支架相关并发症风险。美敦力有一款产品Heli-FX EndoAnchor是针对这类问题的新的解决方案,Heli-FX可以加强支架和自体动脉之间的密封,预防和治疗密封不良相关并发症。同时希望这款产品可以尽早引入中国,惠及更多中国患者。

ENGAGE研究10年结果有力支持EVAR持久有效

2.jpg

陈  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随着科技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腹主动脉瘤(AAA)治疗的期望正在提高。目前,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已成为AAA的重要治疗术式。ENGAGE研究是全球规模最大的EVAR注册研究,纳入了来自全球30个国家的79个中心登记的1,263名来自真实世界的AAA患者,得到了令人信服的5年、8年和10年的远期随访数据,足以体现美敦力公司对Endurant产品的责任心和自信心。ENGAGE研究10年随访数据显示,免于动脉瘤相关死亡率为94.7%±1.3%,免于动脉瘤相关再干预率为70.3%±2.6%,瘤囊回缩发生率为64.1%。充分证实了Endurant支架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优越性。毫无疑问,ENGAGE研究为EVAR治疗AAA的远期疗效提供了有力证据,对中国的临床研究设计也有一定的启发。我们国内的临床试验、数据和产品也需要这样持之以恒的精神,希望未来能有更大规模、更长时间、更好的随访结果,得到中国数据,在国际舞台发出中国声音。

另一方面,AAA患者的管理也非常重要,包含了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及随访的全流程管理。在中国,许多患者就诊意识不足,就诊时病情较重,治疗后往往也很难做到有效的、主动的跟踪随访。目前,临床医师应该关注疾病的筛查,让更多患者能够早发现、早治疗。不仅如此,还应加强后续患者的管理,包括定期随访、制定全方位的术后药物治疗管理、纠正生活习惯等等。这不仅需要临床医师的努力、公众的关注和患者的配合,还需要医院管理上的重视,诸如行政管理机构加强患者管理,建立患者数据库,制定全国统一化、科学化、规范化的随访机制等。希望未来我们能共同努力,做好中国患者的管理,推动中国疾病诊疗的进步。

IN.PACT DCB无惧挑战性复杂下肢动脉病变

4.jpg

符 国 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在中国,患者就诊意识不足、依从性差,发现时往往已经达到了病程晚期,病变复杂程度高。因此,下肢动脉病变以长段、血栓负荷重、CTO和钙化占比高为特点。在今年的VEITH大会上,Gunnar Tepe教授所公布的IN.PACT DCB在复杂下肢动脉病变应用的5年结果,充分证实了IN.PACT DCB治疗复杂病变长期安全有效,同时意味着IN.PACT DCB在中国下肢动脉疾病诊疗领域具备相当广泛的应用前景。不仅如此,IN.PACT Global试验远期随访结果显示IN.PACT DCB能有效预防或降低内膜增生,维持管腔通畅,同时在ISR病变中发挥了良好的疗效。

2018年底,Katsanos教授公布的荟萃分析显示紫杉醇设备将增加术后2和5年的全因死亡风险。然而,由William A Gray教授、Sahil Parikh教授和Peter Schneider教授等组成的专家团队,于2023年10月24日在THE LANCET杂志上发表文章,用庞大的数据规模、极高的随访率数据、患者水平的荟萃分析数据,强力阐明了紫杉醇设备的安全性。今年7月,FDA解除了紫杉醇载药设备与死亡率提高相关的危险信号。这意味着DCB将大量回归临床应用,IN.PACT DCB将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中国临床,我国下肢动脉疾病患者的救治效率和保肢率也将有更大的提升。

全球首个推进EVAR后瘤囊回缩证据并改善患者结局的头对头随机对照ADVANCE试验

4.png

辛 世 杰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腹主动脉瘤(AAA)是外周血管外科最具标志性的疾病之一,也是临床上的一个高危血管性疾病,随着AAA疾病进展,直径一再增大超过一定范围,就有可能随时出现破裂,导致患者大出血、死亡,因此临床上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如果动脉瘤直径达到5.5cm,破裂风险增加,建议采取腔内修复(EVAR)等预防性手术。美敦力Endurant™支架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范围内的EVAR技术中应用范围广,应用数量多。针对Endurant™支架的ENGAGE研究作为全球性规模最大的EVAR注册研究,也为真实世界复杂AAA患者的治疗带来了重要指导价值。该研究重视并强调了“瘤囊回缩”这一指标对EVAR预后的预测价值。相较于瘤囊进一步扩张,瘤囊回缩意味着瘤腔内压力减小,动脉瘤假腔血栓化和良好的血管重塑,以及后续病变恶化和破裂风险的减少和消失,“瘤囊回缩”成为用于预测EVAR长期疗效的新标准。ENGAGE研究十年随访期间,瘤囊回缩的患者比例保持稳定,基本维持在>64%的水平。这一数据进一步印证了EVAR技术成熟,Endurant™支架应用于EVAR疗效令人满意。此次大会上也介绍了近期发起的ADVANCE研究,作为全球首个针对瘤囊回缩的头对头RCT,其未来结果值得期待。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病理学和组织学,动脉瘤有多种分类,希望未来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动脉瘤细化瘤囊回缩的预测效果,对不同动脉瘤的瘤囊回缩情况和程度做进一步探讨,这样更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的临床决策。

一站式TAVR和TEAVR手术方案

5.png

罗 建 方

广东省人民医院血管病诊疗中心


临床实践中,主动脉瓣病变合并主动脉病变常见,约6-10%的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合并降主动脉或腹主动脉病变,治疗方案需要结合具体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选择。两病共存者往往也有轻重缓急之分,是否要“一站式”手术,需要综合评估主动脉和主动脉瓣的病变情况。对于经过充分评估后确定符合“一站式”手术适应证的患者,一站式TAVR+TEVAR手术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关键还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可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