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C 2024 年度10大案例展播|史潇兮:感染破裂性腹主动脉瘤合并右下肢坏死性筋膜炎一例
时间: 2024-10-10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38
关键词:

微信图片_20240930150203.jpg


在2024年9月12日于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第九届中国血管大会(CVC 2024)期间,中国临床案例库血管外科组年度十大案例展播活动成功举行,众多手术专家对精选的年度十大案例进行了深度解读和经验分享。活动期间,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史潇兮教授分享了1例感染破裂性腹主动脉瘤合并右下肢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诊治经过。


微信图片_20241009092318.jpg


病例分享


病例资料(男性,66岁)


主诉:发热伴腰部疼痛1个月,右下肢肿胀2日。


现病史:“间断发热1年,近一个月发热加重,最高可达38度。同时伴随腰痛,自认“腰脱”未诊治。2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肿胀伴皮肤青紫,局部可见张力性水疱形成。否认其他伴随症状。


既往史:糖尿病,控制尚可。否认手术史及牛羊畜牧史。曾于当地医院行“布病检测”,结果为阴性。


辅助检查:


(1)CTA提示: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伴右侧腰大肌脓肿,右髂动脉受压狭窄。


(2)下肢动静脉超声:右下肢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减低,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实验室化验:入院前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均明显升高。


微信图片_20241009092419.png


诊疗经过


1、急诊超声提示右下肢静脉血栓,动脉DVT。为预防致命性肺栓塞,入院5日后先行置入下腔静脉滤器。


2、入院6日全麻下行腹主动脉瘤切除伴Y型人工血管置换、局部清创、抗生素灌洗、大网膜成形术。进腹后见腹腔内大量腹水,抽取行菌培养及李凡他试验。


3、同期,烧伤科行右下肢皮肤创面清创、创面修复术。术后入ICU进一步治疗一日,后转回血管外科病房。术后3天脓汁的菌培养结果回报,真菌培养热带念珠菌阳性;细菌涂片及培养存在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鲍曼不动杆菌。依据结构调整敏感抗生素治疗。


4、患者下肢皮肤坏死加重(坏死性筋膜炎),局部予以切开,联合烧伤科每日换药,大腿后侧肌群、膝盖、小腿下部及踝部皮肤逐渐出现正常褶皱,感觉运动功能逐步恢复,体温正常。


5、后患者转诊至专长烧伤外科的外院,继续行植皮手术,右下肢愈合良好。患者出院后持续功能锻炼,现已顺利康复。


血管外科手术过程


手术过程(一):利多卡因封闭肠系膜,结扎肠系膜下静脉,游离并结扎淋巴管。


微信图片_20241009092532.png


手术过程(二):游离左肾静脉,阻断腹主动脉瘤颈,游离和阻断双侧髂外动脉。


微信图片_20241009092615.png


微信图片_20241009092620.png


手术过程(三):切开瘤体可见涌出大量脓肿,脓肿留取培养。


微信图片_20241009092702.png


手术过程(四):探查瘤腔,瘤壁钙化严重。缝扎双侧髂总动脉开口。


微信图片_20241009092741.png


手术过程(五):双氧水冲洗;万古霉素、甲硝唑等药物灌洗;利福平冲洗。


微信图片_20241009092814.png


手术过程(六):利福平浸泡的人工血管近端吻合;近端吻合口局部应用多种抗生素;利用止血棉及生物胶。


微信图片_20241009092851.png


手术过程(七):双侧远端吻合口吻合;于远端吻合口再次应用抗生素。


微信图片_20241009092930.png


手术过程(八):大网膜成形术(包绕人工血管)。


微信图片_20241009093007.png


总结


1、该感染性腹主动脉瘤患者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


2、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呈现以下特点:


(1)合并多种致病菌感染:通过多部位标本采集,检测出四种不同致病菌阳性。


(2)出现多种并发症。


(3)实施多种治疗方法:涉及血管外科、烧伤科、感染科等多学科联合治疗。


(4)应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包括腹腔、下肢、静脉等多个给药途径。


3、经过综合治疗,患者最终成功治愈并顺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