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血管大会(CVC 2023)于9月21日-9月24日于千年古都西安盛大开幕。本届会议秉承“创新、转化、协作”的理念,以“畅通的血管,生命的长河”为主题的办会宗旨,旨在推动我国血管疾病医疗事业的发展,打破学科壁垒,扩展国际视野。本届会议再次受到了行业专家、业内同仁的广泛关注!
开场致辞
大会主会场9月22日下午13:30-14:30的时间段,RescSeal胸主动脉覆膜支架上市前临床研究数据发布会议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舒畅教授、上海德达医院黄连军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震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左健教授担任主持嘉宾,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李功辉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吴文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王韧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海洋教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周为民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赵辉教授担任讨论嘉宾,除舒畅教授与王海洋教授外,还邀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李杰华教授担任分享嘉宾,围绕RescSeal胸主动脉覆膜支架上市前临床试验结果及临床病例分享展开。
会议伊始,在主持嘉宾舒畅教授的隆重开场致辞下,群英荟萃的学术会议正式开幕。
学术环节
一、RescSeal胸主动脉覆膜支架上市前临床试验结果公布
讲者:舒畅教授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随着我国AD发病率不断攀升和TBAD研究的不断深入,TEVAR手术因能有效降低远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已经成为TBAD治疗方式的首选。目前TEVAR手术依旧面临不少难题,无论是从患者人群,还是支架性能等方面,这些难题都对现有支架赋予更高的要求。
RescSeal胸主动脉支架系统特性:
该支架具备Low Profile(15F-19F)特性,其中19F能够完成近端覆膜直径在40-46mm之间的支架选择。RescSeal胸主动脉支架系统比其他同类支架最大降低5F的血管入路直径要求。此外,该支架还采用了超薄覆膜,通过独有的制作技术,该覆膜既不产生内漏,又有利于内膜覆盖。特殊裸支架采用喇叭状和头端内凹圆弧设计,有利于避免“鸟嘴”和减少血管损伤。
RescSeal胸主动脉支架系统上市前临床数据:
1、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入选的150例患者中,急性病例(距发病时间≤14天)110例(73.33%),亚急性与慢性病例(距发病时间>14天)40例(26.67%)。
2、12个月临床成功率为100.00%(138/138),死亡患者以12个月临床失败进行结转,12个月临床成功率为92.00%(138/150)。即刻成功率为100%(150/150)。
3、术后12个月支架段假腔完全血栓化率为92%。术后12个月,主动脉夹层真腔最小直径是术前154%,假腔血管最大直径是术前18%。
小结:RescSeal胸主动脉支架系统在治疗B型夹层是有效和安全的;Low profile在入路扭曲、钙化的患者治疗中更有帮助;材料学进步:远期随访结果证明了薄如纸片的覆膜安全有效;工程学进步:主体支架特殊设计,确保疗效同时降低并发症。
二、RescSeal胸主动脉覆膜支架临床实例分享超细髂总入路夹层患者的惊险之路
讲者:王海洋教授
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TEVAR通常需要足够口径的髂股动脉来完成支架植入,因此入路的建立仍然是影响手术成功的要素之一,RescSeal胸主动脉支架系统的超小输送外径,实现Low Profile的同时,保证支架系统优异的输送性能。
王海洋教授以一例困难入路急性stand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病例证实Low Profile的临床实用性。患者影像学资料示夹层近端超过左锁骨下后缘1cm,夹层拓展至右侧髂总动脉,完全被假腔覆盖,左侧髂总动脉闭塞。术中导丝成功引入真腔后,RescSeal胸主动脉覆膜支架更小的输送外径,顺应导丝输送至胸主动脉,并完成支架输送与释放。支架回撤后行造影显示无内漏,内脏动脉供血良好,且左侧髂动脉经支架释放成功后得以开通,血流通畅。术后结果显示夹层、假腔缩小,真腔扩大,且3年随访结果显示无异常,充分证实了RescSeal胸主动脉支架系统Low Profile应对困难入路患者的重塑性。
最后,王海洋教授总结道,RescSeal胸主动脉支架系统Low Profile可以从容应对超细髂总患者,对钙化、扭曲的患者而言,同样可以获益。特殊急诊患者中,也可以轻松应对,为我们面对挑战入路患者时,提供了更多的信心。
三、RescSeal胸主动脉覆膜支架临床实例分享2纤细自如,轻松掌控
讲者:李杰华教授
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目前,置入覆膜支架的长期有效性仍然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市面有许多不同材料、显影、支撑的覆膜支架,但其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成功释放支架与维持术后长期安全有性。RescSeal胸主动脉支架系统保证Low Profile的同时,它的长期有效性也能从李杰华教授的急性、慢性主动脉夹层各一例病例分享中可以一窥。
病例一:
RescSeal胸主动脉支架系统精准释放,主动脉夹层第一内膜裂口封堵完整,真腔扩张,假腔消失,左锁骨下动脉血流正常。同时术后30天±假腔最大直径明显缩小,由术前33.6mm缩小至7.1mm,术后6个月±假腔最大直径为0mm。随访时间为4年,均无异常。
病例二:
术前检查示腹腔干真假腔供血,SMA与双肾动脉真腔供血
术中快速超选进入真腔,成功放置支架,主动脉夹层第一内膜裂口封堵完整,真腔扩张,假腔消失,左侧锁骨下动脉血流正常。远端造影显示双肾动脉,肠系膜动脉和与SMA共干的腹腔干动脉血流正常。随访结果示术后6个月假腔最大直径为0mm,术后12个月无内漏发生,假腔完全血栓化。
RescSeal胸主动脉支架系统Low profile的设计更方便支架进入入路血管,减少手术难度,更薄的覆膜设计,确保了更细输送鞘,但依然保持了很好的密封性,同时还拥有锥度尺寸更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
讨论环节
各位专家各抒己见,应对于各中心的临床使用感受给予了分享,同时也期待未来RescSeal胸主动脉支架系统的上市。
会议总结
经过了精彩的演讲分享与讨论后,会议尾声,本次数据发布会从上市前临床试验总数据,与支架特性出发至疑难病例验证Low profile的临床优势,到最后远期安全有效性的验证,循序渐进的介绍了RescSeal胸主动脉支架系统的临床获益。
期待在未来RescSeal胸主动脉支架系统的长期安全性及有效性能够得到更长期的数据和随访的验证,埃普特医疗也会继续精进优化产品,服务于患者,与临床术者一起促进血管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