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款华西自主研发的器械开展临床应用,这次是国际首款心脏双分支支架!
时间: 2023-09-20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17
关键词:

剧烈胸痛,确诊A型主动脉夹层


患者为56岁男性,因胸痛到当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主动脉夹层。当地医院医疗水平有限,无法完成治疗手术。2023年5月31日,待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后,立即转至华西医院急诊科。

胡佳教授团队充分评估患者CT血管造影影像后,诊断为A型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弓部内膜存在巨大破口,向下向上累及右侧骼总动脉、右侧髂内动脉、左颈总动脉等。

图片3.png

主动脉有内膜、中膜、外膜三层膜。主动脉夹层,就是主动脉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的口子进入主动脉内膜和中膜之间,在内膜和中膜之间聚集。

图片4.png

 随着心脏不停的搏动,血液就会在内膜和中膜间越积越多,当外膜压力太大绷不住的时候就会破裂,导致大量血液直接进入胸腔、腹腔,引起患者死亡。

主动脉夹层是心脏大血管外科病情最凶险、死亡率最高的危急重症之一。发病48小时内,未经治疗的A型主动脉夹层破裂率达50%。


华西自研,国际首款双分支支架

患者情况非常紧急,一旦夹层破裂,患者将会因大出血而危及生命,因此需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更换人工血管,置入支架。在支架的选择上,有传统支架和双分支支架两种:

第一,传统支架。传统支架为不带分支的直筒型术中支架,置入后需要对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及无名动脉进行吻合。

图片5.png

第二,双分支支架。双分支支架能够将分支置入左锁骨下动脉及左颈总动脉,仅需吻合无名动脉,极大简化手术流程,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避免过多的外科操作导致创面增大和临近神经损伤。

图片6.png

这个双分支支架可是大有来头,不仅是由华西医院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还是国际首款双分支支架。具有很多优势:

1、支架间距可调节,更适配不同患者血管情况。双分支支架的间距可在4mm-12mm范围内可调节,能够更好地匹配不同患者的分支血管间距。

2、可分段释放,更适应患者血管解剖位置。双分支支架可分成四段释放患者血管内,使主体支架更好的贴合主动脉血管,同时保证分支支架更好的适应主动脉弓上分支的解剖位置。

3、拉线式释放,简单易学。采用经典的拉线式释放,操作简单,学习曲线短,更能被广大同行所接受。

暂停全身循环,置入双分支支架

6月1日,在麻醉手术中心的充分准备和支持下,胡佳教授团队如期为患者顺利实施“升主动脉置换+全弓置换+双分支支架置入手术”。患者术后被送往监护室。本次手术主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建立体外循环,暂停心跳。患者全麻,正中开胸,建立体外循环。升主动脉远段阻断主动脉后灌入含血高钾心脏停跳液,心包内局部置入冰屑,心脏停跳。

第二,加固主动脉根部。使用心包补片联合人工血管环加固主动脉根部,使主动脉根部更加安全可靠。

第三,暂停全身循环,置入双分支支架,吻合人工血管远端与主动脉弓。置入支架过程:①释放远端主体支架;②释放左锁骨下动脉分支支架和相应阶段主体支架;③释放左颈总动脉分支支架;④释放近端主体支架。

第四,恢复全身循环,心脏复跳,撤除体外循环。全身循环恢复后,吻合人工血管近端与主动脉根部,开放主动脉,心脏自动复跳,再吻合人工血管分支与无名动脉,停止并逐步撤除体外循环。

图片7.png

经过华西医院胸心血管ICU团队的密切监护和积极治疗,患者术后10小时顺利拔出气管插管,术后第3天转回普通病房。6月8日(术后第7天)顺利出院。术后复查CT显示术中支架形态良好,分支支架血流通畅。

大部分主动脉夹层患者累及血管的范围都比较广泛,这次手术仅治疗了最危及患者生命的血管夹层。因此术后,该患者也不能大意,除了需要戒烟限酒,注意饮食低盐低脂饮食,严格监测控制血压、心率等,还应定期随访复查,评估本次手术远期效果,以及未处理的血管夹层变化情况。

双分支支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医工结合正在成为医学发展的助推器。此次术中使用的支架系统是华西医院胡佳教授团队与国内企业进行医工合作的产物。胡佳教授团队和肖正华副教授团队全程参与支架研发、改进和动物实验等工作,创造性地提出了“分段释放”的概念,使支架的释放和定位更加精准。

目前,该支架系统已经获伦理批准,包括华西医院在内全国十余家心脏中心共同参与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双分支支架系统进入临床应用,将为更多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带来福音。胡佳教授带领的主动脉疾病微创治疗团队身体力行,践行医者精神,体现华西水准,华西情怀,急患者之所急,医患者之所疾。

图片8.png